大肠杆菌检测系统
大肠杆菌检测系统是用于快速、精准检测样品中大肠杆菌含量的专业设备,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医疗卫生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大肠杆菌检测系统是用于快速、精准检测样品中大肠杆菌含量的专业设备,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医疗卫生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的资助版图中,代谢性疾病、免疫调控、肿瘤发生等一直是经久不衰的重点领域。而有一个分子,恰好处在这些热点领域的交汇处,以其多样化的生物学功能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它就是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
在化学研究领域,理解反应条件如何影响反应结果一直是一个核心挑战。尽管自动化平台已能并行生成数千个反应,但产物的纯化和产率定量分析仍然是瓶颈,受限于耗时且资源密集的分析技术。因此,我们对反应“超空间”(由反应条件定义的多维空间)的理解仍然零碎。
催化氢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与化工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对众多精细化学品及药物分子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该领域已有百余年发展历程,多取代联烯的选择性氢化仍面临巨大挑战,其核心难点在于需同时精准调控反应的化学、位点及立体选择性(图1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联烯
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在真核细胞的生命进程中扮演核心角色。Cullin-RING E3泛素连接酶(CRLs)作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哺乳动物细胞内最大的E3酶家族,负责特异性识别、泛素化并降解底物蛋白,从而精密调控多种生理过程。CRL3
这一理念源于自然界酶催化的启示——天然酶常通过不对称结构实现高选择性,而合成催化剂则通过对称性设计或破缺模拟这一特性。其核心在于:对称性直接影响活性位点的空间构型、电子分布及反应中间体的吸附行为。
淀粉和糖原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储存形式,它们不仅是人类饮食中的能量基础,也是食品和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通过生物催化,这些线性多糖能够被转化为结构独特的环状分子——大环多糖(cycloamyloses,CAs)。与常见的小分子环糊精相比,大环多糖具有更高
相较于单一种类微生物,合成功能菌群因其具有分工合作、代谢互养、功能冗余、稳定性高、抗逆性强等特点,在复杂环境下复合污染的生物修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目前对于合成菌群在不同底物条件下的结构演变、功能装配与互作机制的认识仍然不足,尤其是稀有菌属与优势菌属在维持系统
2025年8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张江高科研究院入驻团队、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博士生殷允鹏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化学生物融合合成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题为“Artificial farnesol epoxidase
亲水性(Hydrophilicity)亲水性(Hydrophilicity)指材料表面对水分子的强烈吸附或易于与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性质。具有良好亲水性的表面可以被水润湿,即水滴接触到材料表面时,会迅速铺展开形成较小的接触角。
烷类原料来源广泛、廉价易得,是现代化工中极具吸引力的碳源。然而,烷中C(sp3)–H键化学非常惰性,且数目多而差别小,要在温和条件下不借助导向基进行选择性活化并实现高效碳-碳键构建,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机合成领域的一大挑战。
基于已知对泛素具有亲和力的蛋白质结构域,串联泛素结合体(TUBEs)已被开发用于分离和鉴定泛素化蛋白。TUBEs对多泛素链的亲和力比单个泛素结合相关结构域(UBA)高出多达1000倍。此外,TUBEs对多泛素化蛋白具有保护作用,使其即使在低丰度条件下也能被检测
天然生物反应器是在生物体内或自然环境中针对特定刺激形成的,亦是酶促反应、运输调解和微环境调节的高效平台(图1a)。这些自然体系为了解结构和化学因素如何影响生物过程提供了珍贵的视角。为了模仿这些天然生物反应器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设计了不少人工反应器(AR),以
这种肽是一种肾素底物(血管紧张素原),通过EDANS/DABCYL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对进行标记,用于肾素活性研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通过1型血管紧张素(AT1)受体发挥作用,是调节体液平衡的主要调节系统。
在有机合成领域,构建具有复杂分子结构的化合物一直是合成化学家追求的目标。特别是那些含有七元环亚结构的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而备受关注。然而,这些复杂结构的合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高效、高选择性地构建手性中心方面。传统的合成方法往往
底物 synthesis naturesynthesis 环 2025-05-20 15:49 18
产品活性:NT219 是一种有效的胰岛素受体底物 (IRS1/2) 和 STAT3 的双重抑制剂。IRS1/2 和 STAT3 是受各种癌基因调控的主要信号连接。NT219 影响 IRS1/2 降解并抑制 STAT3 磷酸化。NT219 具有研究癌症疾病的潜力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李俊/清华大学饶子和等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a mycobacterial isoniazid efflux pu
在生物化学分析领域,显色底物的选择与应用至关重要。其中,N-乙基-N-(3-磺丙基)-3-甲氧基苯胺钠盐二水合物(ADPS)因其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而备受关注。本文将从酸碱度变化的角度,详细探讨其对ADPS显色反应的影响,并阐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