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uciferin potassium 是荧光素酶 (Luc) 的天然底物_MedChemExpress
产品活性:D-Luciferin 是荧光素酶 (Luc) 的天然底物,对萤火虫产生典型的黄绿光进行催化。该反应产生的 560 nm 化学发光在几秒钟内达到峰值,当底物荧光素过量时,光输出与荧光素酶浓度成正比。荧光素酶 (luc) 基因是研究和活性分子筛选的常用
产品活性:D-Luciferin 是荧光素酶 (Luc) 的天然底物,对萤火虫产生典型的黄绿光进行催化。该反应产生的 560 nm 化学发光在几秒钟内达到峰值,当底物荧光素过量时,光输出与荧光素酶浓度成正比。荧光素酶 (luc) 基因是研究和活性分子筛选的常用
产品活性:D-Luciferin 是荧光素酶 (Luc) 的天然底物,对萤火虫产生典型的黄绿光进行催化。该反应产生的 560 nm 化学发光在几秒钟内达到峰值,当底物荧光素过量时,光输出与荧光素酶浓度成正比。荧光素酶 (luc) 基因是研究和活性分子筛选的常用
产品活性:D-Luciferin 是荧光素酶 (Luc) 的天然底物,对萤火虫产生典型的黄绿光进行催化。该反应产生的 560 nm 化学发光在几秒钟内达到峰值,当底物荧光素过量时,光输出与荧光素酶浓度成正比。荧光素酶 (luc) 基因是研究和活性分子筛选的常用
存储条件:-20°C, protect from light *In solvent : -80°C, 6 months; -20°C, 1 month (protect from light)
底物 荧光素酶 rluc coelenteramine400 2025-11-17 16:51 2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是一种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固定于固相载体表面,利用其特异性结合反应,并通过酶标记物催化底物显色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高灵敏度检测技术。
①意大利科学家拉扎罗·斯帕兰札尼(L.Spallanzani)是一位18世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家,他的研究范围广泛,并且在消化研究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为后来酶学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虽然他所在的时代还没有“酶”这个概念,但他的实验直接证明了胃液具有强大的化
在生物化学检测领域,精准测定人体各项指标对于疾病诊断、健康评估以及病情监测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中,尿酸作为体内嘌呤代谢的关键产物,其浓度水平能够直观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而显色底物N-乙基-N-(2-羟基-3-磺丙基)-3-甲基苯胺钠盐(TOOS),凭借其独
大肠杆菌检测系统是用于快速、精准检测样品中大肠杆菌含量的专业设备,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医疗卫生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的资助版图中,代谢性疾病、免疫调控、肿瘤发生等一直是经久不衰的重点领域。而有一个分子,恰好处在这些热点领域的交汇处,以其多样化的生物学功能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它就是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
在化学研究领域,理解反应条件如何影响反应结果一直是一个核心挑战。尽管自动化平台已能并行生成数千个反应,但产物的纯化和产率定量分析仍然是瓶颈,受限于耗时且资源密集的分析技术。因此,我们对反应“超空间”(由反应条件定义的多维空间)的理解仍然零碎。
催化氢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与化工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对众多精细化学品及药物分子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该领域已有百余年发展历程,多取代联烯的选择性氢化仍面临巨大挑战,其核心难点在于需同时精准调控反应的化学、位点及立体选择性(图1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联烯
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在真核细胞的生命进程中扮演核心角色。Cullin-RING E3泛素连接酶(CRLs)作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哺乳动物细胞内最大的E3酶家族,负责特异性识别、泛素化并降解底物蛋白,从而精密调控多种生理过程。CRL3
这一理念源于自然界酶催化的启示——天然酶常通过不对称结构实现高选择性,而合成催化剂则通过对称性设计或破缺模拟这一特性。其核心在于:对称性直接影响活性位点的空间构型、电子分布及反应中间体的吸附行为。
淀粉和糖原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储存形式,它们不仅是人类饮食中的能量基础,也是食品和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通过生物催化,这些线性多糖能够被转化为结构独特的环状分子——大环多糖(cycloamyloses,CAs)。与常见的小分子环糊精相比,大环多糖具有更高